冀州,安乐郡。
城墙非常残破,上面痕迹累累,看上去摇摇欲坠,仿佛再也经不住下一次摧残了,城内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
安乐郡已经撑不住了。
百姓都撤到渔阳郡去了,说不定过些日子还得再往南方撤,到上古和涿郡一带去,那儿也不是很安全,要再往南一些,到雁门一带,才算是比较安全。
朝廷虽然没有下令北海王和周胜撤兵,但是已经在雁门、博陵与河间一带设立防线,显然是不看好安乐郡和辽东郡的防守,这是在未雨绸缪。
大将军周胜正在城墙上巡逻,看着城下不远处井井有条的契丹军营,又看了看城墙上虽然疲惫但是脸色依然坚定的兵士,心里还算有些欣慰。
陛下的文书还没到。
朝廷没有支援,也没有撤退的命令。
就算有撤退的命令,周胜也早就打定主意要死战,因为还有很多百姓在路上,如果安乐郡失守,契丹人凭借骑兵的速度,那些百姓岂有活路。
粮食只够支撑两天了,这还是省吃俭用的结果,如果再没有支援的话,说不定大伙都得死在安乐郡。
契丹人显然知道安乐郡缺粮了,这几天都没有进攻,可能接下来几天都不会进攻,想要活活拖垮安乐守军。
虽说战死沙场是军人最高的荣誉,但是周胜每次看到那些年轻的军人前赴后继,一个一个甚至是一群一群的死去,就特别心酸。
打了几十年的仗,这两年是最辛苦的,感慨也特别多。
周胜自夺回安乐郡以来,手下的兵力一直保持在十万上下,如果打仗死了很多人,就在当地征兵,可是现在已经招不到年轻人了,安乐渔阳一带已经打空了,就算打退契丹人,没有几年时间是恢复不了元气的。
“将军,沈副将有文书送到!”亲卫送上一份书信。
周胜闻言,精神大振,沈同光回长安将近有一个月了,现在终于有音讯了,他连忙接过文书迅速拆开,阅读起来。
看完之后,非常兴奋,大喝道:“莫参将!”
一旁的参将莫道成立马垂首道:“末将在。”
周胜道:“我命你集结两千精锐,往涿郡官道进发,接应沈副将,他带来了大批粮草,但是人手不足,你前去护送那批粮草,如遇敌袭,不管是谁,就地格杀,不留活口。”
莫道成闻言,心里非常高兴,拱手道:“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