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惠民的美好画卷正在各地徐徐展开,一场场展览、一本本图书、一台台节目丰富了百姓精神生活,播撒了文化的种子,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冯梦龙村,村民沈介明吃过午饭来到村里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曲免费的苏州评弹听得他心满意足。苏州,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新时代,通过打造“触手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各类惠民展演展示活动,加大提供数字文化服务,苏州市把文化“种”到了群众生活里,进一步提升着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
一项项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加速推进。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全国省、市、县三级普遍制定了实施标准或服务目录;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全国有406家公共图书馆、394家文化馆、1051家博物馆和95家美术馆进行了试点探索;同时,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改革任务,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公共文化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五一”小长假,各地游人如织。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的马宁宁和家人来到南京夫子庙景区游玩。在她看来,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有时间,她就愿意出门走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和文化一样,旅游也是能够带给人们美好体验的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国内游市场开始形成。随着双休日制度、黄金周的施行,百姓不仅有钱还有“闲”,国内游市场逐渐展现强劲发展势头。据统计,2018年我国人均年出游已达4次,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必需品。
“十三五”以来,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瞄准游客需求变化,一项项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各地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迸发出发展全域旅游的源源动力。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成效显著,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研学旅游、体育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邮轮旅游、冰雪旅游等快速发展,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沫染痕 作品《我在洛克斯海贼团上当船员》第275章 抵达拉夫德鲁!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