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目前,少府诸属衙中专责铸钱的部门,铸钱监的规格,比专责铸造武器军械的诸冶监,以及负责织布的作室要小一些。
诸铸钱监,顾名思义,是‘各个负责铸钱的部门’之意;而铸钱部门之所以分为这么多分支,便是因为如今,汉室通行货币混乱的缘故。
秦半两、高祖三铢、吕后八铢自是不用说,民间其实还流传着很多旧式钱币。
在视察过程中,刘弘甚至看见了战国刀币的身影!
只能说,汉室如今的币种,简直是杂乱到了极致。
——刀币既然出现在了少府铸钱监,就意味着刀币在民间,还是有一定的通行能力的!
这让刘弘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货币的统一,宜早不宜迟。
或许在后世人看来,市场上货币繁杂,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顶多就是各个币种之间的换算复杂一些而已。
但没有人知道:在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的丰功伟绩中,钱币的统一,也成为了重要因素之一。
在战国时,列国除了各有其俗、各有其文、各有其制外,还有一个让秦始皇十分别扭的点,就是列国各有其钱。
如铲币、刀币、环钱等各式钱币,其铜含量、重量乃至于形状都各有不同,且只能在产地使用。
如赵之铲币,只有赵地百姓认;楚之刀币,也只有楚人认可其为‘钱’。
为了整合经济秩序,为‘统一度量衡’盖上最重要的一块砖,秦始皇才在统一天下之后,发行了普行天下的统一货币:秦半两。
在秦半两发行之前,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都十分繁杂——要么是以物换物,要么,就是熔钱称铜。
比如一个齐国商人,将齐国特产的齐纨带到了赵国,却得到了铲币为货款,这个齐商无法判定自己是否吃亏,就只能把这些铲币熔炼,把其中的铜分离出来,再去判断这些铜在齐地的价值。
至于以物易物,那就更麻烦了——各国物价不同,经济繁荣程度不同,就连度量衡,都是南辕北辙。
如齐地盛产齐纨,秦则有蜀锦,但齐纨在齐国根本就不值钱,蜀锦却是普行天下的‘奢侈品’。
这种时候,齐商拿自己的齐纨,去交换秦商的蜀锦,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齐纨在齐地虽不值钱,但秦地却没有!
物以稀为贵,齐纨就应该在秦卖出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