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上台面,那相权,就必然会落败。
——丞相和天子要分个对错,天子又默认不可能有错,那结局,可不就是‘丞相是错的’?
政治错误,在后世或许只意味着前途尽丧,但在汉室,却意味着政治生命,甚至生理生命的终结。
如历史上,于武帝一朝先后因罪而死的七位丞相,其中就有三位是‘因罪自杀’。
而文帝朝的张苍,也在黄龙改元之事后,被文帝刘弘强硬罢相。
实际上,汉室君权与相权之间争权夺利的结局,从此事上就能一目了然。
黄龙改元事件,可谓是文帝刘恒皇帝生涯中,不可多得的污点之一。
除了黄龙改元之事外,历史上的刘恒,就只有饿死淮南厉王刘长一事,足以被称得上污点。
而无论是历史上的时间点,还是后世人的视角,刘恒在黄龙改元事件中的人设,都是清晰无比:身汉天子的刘恒,真的犯错了···
——就连刘恒自己,都隐晦的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将撺掇自己改元的新垣平夷了三族。
可即便如此,在黄龙改元之事中据理力争,劝谏刘恒不要改元的张苍,也依旧无法避免被罢免,成为汉室第一个被罢免,而非在位老死的丞相。
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汉室的舆论背景:天子,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有错的···
哪怕真的有错,天下人都有义务,为天子的错误开脱,甚至替天子背锅!
如果谁不这么做,那就是不忠!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武帝晚年的一封罪己诏,才能有那般显著得功效:除了感动于武帝诚恳的认错态度之外,天下百姓重新信任汉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于‘替天子分忧(背锅)’的本能,以及‘汉天子不会有错’的潜意识。
正因为此,汉室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成功压制君权的丞相曹参,才到死都没有把双方的矛盾摆上台面。
盖因为矛盾一旦摆上台面,身为丞相的曹参就要做好准备:即便是最好的结局,曹参也将失去丞相之位,晚节不保。
而今日的元朔朝,便将当今刘弘与丞相审食其之间的茅盾,光明正大的摆到了台面之上。
至于‘在争斗中取得优势’这一丝最后的生机,也在审食其身上失去了可能。
——当今刘弘,可不是惠帝刘盈!
孝惠皇帝在位足足八年,至死都没能将触手伸出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