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政策的皮,实际上,就是取代了过去粮商所占据的位置。
光此一点,就足以保证少府府库存粮和粮票之间的金融关系,会处在一个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
原因很简单:百姓之所以将粮食卖给少府,就是因为自己无法储存!
既然百姓无法储存,就必然不会出现‘某个百姓将手里所有的粮票,兑换成几百上千石粮食’的事。
所以,刘弘才敢冒着将近三倍的本位杠杆风险,推行如此巨额的粮票。
要是在后世,证券发行纸币的面值,通常都不会超过黄金储存的十分之一。
但幸运的是,粮食不是黄金,几乎不存在被挤兑的可能性。
这也是刘弘决定以粮食本位投石探路,为将来的贵重金属本位打基础的原因。
——相较于价值极高、极易储存的黄金,粮食的挤兑风险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这二来,就是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的全民信息化,没有绝对透明的信息传递。
简单来说:在后世,政权之所以只敢发行黄金储备十分之一以下价值的纸币,除了规避挤兑风险的意图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黄金储备量绝对透明。
哪个政权储备了多少黄金,几乎是人人都能从搜索引擎查到的数据。
自然而然,纸币发行也就失去了操作空间。
但在此时,‘少府究竟有多少粮食’这件事,知道的人却不会超过三位数。
这也是粮食本位,较之于黄金本位的另一大优势:当粮食的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很难通过肉眼,推断出其大概分量。
——要知道一石粟米,可就是后世的三十千克!
一万石粟米,就是后世的三百吨,堆在一起,那就是一座小土球!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让如今的汉人通过肉眼,判断眼前的小山有没有一百万石了,哪怕是后世的文化人,精通数学、物理的知识分子,也很难凭借肉眼做到。
也就是说:无论少府有没有四万万石粮食,只要刘弘能保证,少府储备的粮食,能勉强垒砌一座足以让百姓瞠目结舌的小山,就没有人能知道,少府发行了四万万石的粟米粮票,但粟米储备却只有一万万五千万石。
对于此时的百姓而言,一座四万万石粟米堆成的山,和一万万石粟米堆成的山,都是一样的。
都属于‘连呼卧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