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作为天子的使者、带盐人,外交官只需要对皇帝一人负责。
当外交官出现渎职、失职的状况是,也同样只需要皇帝一言而决其去留。
如此说来,问题的关键核心,还是刘弘话里的第二层含义。
——太中大夫那点狗屁倒灶的勾当,朕全都知道!
朕非但知道,还要光明正大的摆到百官面前,让大家好好看看!
这一层意图,就非常值得百官公卿,乃至于诸位老博士玩味了。
对于南越的问题,太祖高皇帝刘邦,以及萧何、曹参、张良等开国功勋是什么态度,殿内百官还是有大体了解的。
毕竟汉立不过二十余年,开国功勋虽然大半离世,但留下的政治惯性,依旧对此事的汉室其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若非高皇帝‘登上人生巅峰’的年纪实在大了些,开国功勋们也大都没太长命,此时的汉室,甚至可能还处在开国皇帝统治时期!
既然知道开国时,朝堂对南越问题的态度,那陆贾所言的真实性,自然也就是一目了然了。
这样一来,问题就又复杂了。
陆贾所言是假,且刘弘已有察觉,那对于此事,刘弘是打算怎么处置?
按道理来说,此事最好的解决方式,不外乎将其归类为‘陆贾财迷心窍,与南越王狼狈为奸,私相授受,损害汉室利益’。
而后,便是按照‘欺君罔上’‘卖国求荣’的罪名,对陆贾做出相应的惩罚,并再行廷议:陆贾和南越达成的外交协议,汉室要不要承认。
如果不承认,要如何给天下人一个解释,又应该如何解决南越的问题?
这样的处置与事实最为接近,最为现实,也能最大程度上减小此事,对汉室政坛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次外交事件,也将成为陆贾的个人行为,不会牵连到朝堂其他人。
但刘弘这个架势,显然没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图。
如果只是论定陆贾的罪名,刘弘只需要召集三公九卿,以廷尉和御史大夫的意见为主要参考,做出相应的决策,并最终公之于众即刻。
就算是要就‘要不要承认陆贾与南越达成的外交协议’进行商讨,刘弘也大可不必郑重其事的召开今日这般,本不在策划中的‘紧急会议’,甚至将几位德高望重,光凭年纪就能挥着几杖,追着朝中大半公卿打屁股的老博士召入殿内!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