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触即发。
在这种时候,要说刘弘不紧张,那显然就是在装x了。
再怎么说,这也是刘弘掌权以来,第一次做出关乎汉室国运的决定——要是刘弘不想打,这场马邑战役根本不可能打得起来。
如果想求稳,刘弘大可以让韩王部再多吹几年寒风,等汉室富裕、强大起来,再挺直腰杆去和匈奴人叫板。
既然做出允许韩王部南归,甚至主动接洽、迎接韩王部南归的举动,就已经说明,刘弘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但准备归准备,战争的气息越近,刘弘便越觉得有些心烦意燥,茶饭不思,就连张嫣交代的硬性指标,都有些无心去完成。
——现在的刘弘,还是太年轻了······
这不关乎是否掌权、是否加冠、是否亲政,也无关乎政治手腕是否成熟,而是单纯的政治威望积累不足。
举个非常浅显的例子:同样是马邑战役,但历史上的马邑战役,是武帝猪爷登基八年之后,才在时任大行(典客)王恢的提议下实施。
彼时的马邑之围,是纯粹的‘吸引匈奴单于陷入包围圈’,从而对匈奴造成一定打击。
这其中,没有‘汉室迎接匈奴部族降汉’的内由,也没有‘匈奴单于愤怒的提兵南下’的状况,就只是单纯的以商贸利益,吸引匈奴单于带小股部队来马邑。
再者,彼时的汉室,已经经历了一整个文景之治的物质积累,基本上达到了封建政权所能达到的天花板。
国库里的老鼠不是被撑死,就是被一袋袋挤进粮仓的粮食给压死;即便如此,国库里还是有数之不尽的粮食过期变质、发黑,被倒入河流之中。
串钱的绳子都腐烂断裂,散落的钱却依旧没处去花,只能再搓根麻绳串起来。
百姓民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都是米仓溢裕,就连帮人种地的佃农,都有余钱给家里置办新衣裳。
军队将士嗷嗷待哺,人人向战;野战军整体完成武器军械铁器化,部分精锐部队完成武器钢器化!
在那样一个摧璀璨的时代,别说猪爷把匈奴单于骗到马邑围一圈了,就算是跑到匈奴龙城围一圈,那胜算也得在九成以上。
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是猪爷觉得打不过,而是单纯的害怕军队横扫草原之后,找不到回来的路······
——毕竟不是谁都能跟霍骠骑那般,天生配备生物学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