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年驱逐之事,李斯始终耿耿于怀。也许他对于始皇帝不敢,但是他对于冯去疾以及提及此事的嬴姓宗老,始终念念不忘。
也许日后,李斯执掌大权,放任胡亥胡作非为并非没有初衷。
毕竟自以为会飞黄腾达,却被镇压于世,甚至于从官职之上,一言不发,直接驱逐出境。
这是一种屈辱!
正因为如此,看似李斯对于大秦帝国忠心耿耿,但是那只是对于嬴政的忠诚,对于其他人,并没有半点忠诚。
这也是明明有第一继承人,却一直以来,从未努力靠近过。
虽然他们之间有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大,政冶利益之上,任何的时候,都是可以劝说的。
政冶!
只不过是一方低头,一方强势罢了。
在巍巍朝堂之上,对于李斯而言就是孤家寡人。
想要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强者,但是从始至终没有机会。
以他的功劳,大秦帝国双相之中,应该有他一个,但是自始至终,他只是一个廷尉,只属于九卿,而不是三公之一。
三公九卿。
三公是人而不是官署,可谓是权重天下,几乎没有人能够比拟。
毕竟在大秦帝国之中,从未有过皇子分封,除了始皇帝之外,没有人能够压制一二,就算是此刻的贵为教育署祭酒,以及博士学宫宫主的扶苏,也远远不及。
这样的政冶结构,对于皇家而言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若不是有始皇帝这样的盖世皇者,其余人根本掌控不了,也许这个政冶体制也是有绝对皇权向相对皇权过渡的原因之一。
在这一刻,秦歌在心中想了很多。
与李斯合作,对于此刻的秦歌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公检法系统,廷尉府属于法,属于重中之重的官署了。
最重要的是,秦歌看中的是李斯的成长,在他看来,李斯一个人就值得任何的投资。
...........
在书房之中,秦歌正在校对小篆,他的脑海之中有一份原本。
他没有选择从一开始重新书写一本,但是他选择了从在李斯的原件之上批注,唯有这样,才能彰显秦歌之能。
政冶之道,朝堂之上,本就是盛行丛林法则。
胜者,一路平步青云,败者生死族灭,为一场笑谈。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