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右水营一万三千包大米的。如今右水营只要二千包实到,就可以结算清欠。
那崔正基的亏空不就全部填上了!
他发二千过来,这边给他行文收到了一万三。那平京监营的账面上就可以写支出了一万三,账面就能完全抹平。
重点是在这个满世界都是亏空、拖欠,到处都是昏官、赃官的年岁里。横空出世一位筹谋有方,支应拨划,转运不匮的能吏呢?
什么样的人能够在短短的一两年任上,不仅填满亏空,还能把历年所有的积欠全部清结。
能吏啊!
世所罕见的能吏啊!
“待我修书一封,保教平京发来白米二千包!万户把清欠文书写好便可,哈哈哈哈哈!”
“果真!”
“真金一般!”平京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但天气再冷,也冷不过崔正基的心。
作为平京监营的坐营主簿,刚发完全平京官吏俸禄的崔正基,心里面拔凉拔凉的!
平京是留都,这里官员的俸禄不敢拖欠。再加上填完上任的亏空,挪借支应一切可动用的资金打发走了所有的“任债”,到了年底,崔正基居然连个响都没见着!
别说发大财了,各处还有不少积欠,四处行文过来要钱粮的数之不清。
准备过来和他吃香喝辣的两个姐夫两个堂兄弟也够惨的,除了混着一个饱暖,居然啥也没有落着,连过年寄回家的钱都没有。
正想着平京监营下属的造办铜器场还有一笔朝廷发来采办铜器的钱款,先挪用几个月,等周转过来再去付款。
“大人,庆尚道东莱有行文过来。”崔正基的一个家人递了一封信进来。
“右水营发来的?不看不看!扔哪儿!”
“是东莱府的判官发来的。”
“判官?”崔正基伸手接过信函。
“咦!东莱府的判官居然是洪阁郎!”看到上面抬头的名姓,崔正基好是惊奇。
“洪阁郎不是那个很好说话的探花老爷吗?”他家人猛的回忆起来,因为洪景来出发前,给他们几个家人一人发了十两的程仪。
“没错!原来他竟补上了东莱府的巡海判官,也不知道什么景况。”
说着,崔正基展开信函,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欢欣,就差蹦起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咱们发财啦!”
“发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