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斗,即将开始。
在真实系统的确认下,这场决斗是合法的。
不光合法,真实系统还为两名贵族安排了决斗的场地,划定了场地的范围,并规定了胜负评判标准。
所谓的决斗场地,就是以小行星带为球心,直径为200公里的一个球形空间,并将其标注在了两位贵族的战术地图上。
两名贵族必须在这个球形空间范围内展开决斗,脱离这片区域就算认输,同时规定所有围观人员也必须离开这片区域,只能在外围观看这场决斗。
200公里的距离,只是直径距离,双方遥望而对,其实只相隔了120公里。
这个距离,在太空战斗中,刚好在远程有效射击距离之外,是比较合理的距离。
关于有效射击距离的问题,李易吸收的4级射击学就有过非常详细的说明。
谁都知道,能量射线或集束都是以光速前进的,理论上的有效射击距离几乎没有上限,但理论毕竟是理论,在实际战斗中,要想锁定并击中目标,双方之间的距离并不能相隔太远。
在太空中,由于空间折射问题,无法实施1光秒外的超远距离精确打击,因为受引力场的影响,无论是人们看到的超远距离目标还是雷达搜索到的超远距离目标,其实际坐标都有较大空间偏移。
这就好比在地球上对着太阳正面打一道能量光束,最终却打不到太阳,而是很有可能打到了太阳后面的某个星球上,这个现象别说在这个时空了,哪怕在旧时空也已经被地球上的天文物理学家们证实过了。
而1光秒以内300公里以外的距离,也属于超远距离,也同样难以实施精确打击,原因之一是雷达很难锁定移动中的目标,
雷达电磁波也是光速的,但电磁波发射出去作用到目标后再反射回来,即便按300公里算,也相当于来回跑了一共600公里,然后集束射线打过去又得跑300公里,那么不计算下达攻击指令的反应时间,即使是人工智能也至少需要耗时0.003秒才能将能量集束作用到锁定的目标上。
一艘普通的星舰,巡航速度一般都在300米/秒左右,0.003秒之内,该星舰就能移动1米左右,如果发动攻击的星舰也在移动,那么就是2米的误差距离,这个误差距离还只是理论值,只是简单地计算了光速造成的延迟误差,还没计算两者的相对方向和角度问题。
而且在实际射击中,锁定目标后,炮台的角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