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么多专家的要求下,在试验基地进行实测的申请以乎平常的度得到了通过。海军方面的领导特意跑来会议室,通报申请的结果,并邀请众多专家先去招待所休息,明天统一乘坐飞机前往试验基地。
不过专家们并不同意休息的提议。
控制程序进行了大改,相关部件的输入输出功率参数都需要重新计算,并做相应调整。专家们眼见一条新路就在眼前,而且目测通往目标的前景可期,个个都忍不住了,哪还来得及等睡醒了再计算,直接将会议室变成了实验室。一个个或是直接要来纸笔就开始计算,或是打电话给助手让把计算机送来。
会议从华灯初上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一场本是小范围的技术汇报会议,因为陈文浩这个意外因素的出现,最终却成了一场席卷了全项目组专家的技术辩证会。
陈文浩作为新的控制程序的作者,自然没机会在一边清闲。哪位专家在计算过程中对代码有所不解,就会招呼他。老派持重一点的则喊他“小陈同志”,开朗活跃一些的则直接喊他“小陈”,一时间陈文浩成为全场红人,此起彼伏都是招呼他的声音。
陈文浩也非常乐意,因为在和这些专家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他脑中的科技资料也在不断地融会贯通。如果说一开始,脑中的这些资料还是分门别类、独立存在的状态,经过这一番高强度地使用,等于是相关知识之间搭上了沟通的桥梁,查阅和理解更为方便。就像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学习后,更容易掌握使用者的习惯爱好和真正需求。
也因此,随着交流的深入,陈文浩的表现越让这些专家惊讶乃至震惊。在座的专家分别来自整套系统的电源装置、储能装置、脉冲射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小组,这些专家和陈文浩的沟通,本来只希望他能将对应的控制模块功用讲清楚,可是陈文浩却能针对这些部件提出不少新奇的思路,还是那种深入思考后,可行度很高的新思路。
凌晨三点,大多数环节的计算结果已经出来,不少专家已经暂停了下来,不过大家依然显得很兴奋,三两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
“各位专家,我看今天就到这吧,明天一早还要去试验基地。大家吃点夜宵,早点休息,房间都给大家准备好了。”
说话的是海军方面的副政委,其他领导见专家们都在沉迷于研究,便先离场了。作为这地的主人,海军方面自然要留人照顾,政委主动请缨,负责安排众多专家的后勤。在场的专家,要么是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