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习习,吹得脖颈凉飕飕的。
饶是努力克制,谢筝的声音还是带了几分颤声,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因为旁的缘由。
收在袖口里的手紧紧捏着,谢筝清楚,她这样问,就是在赌。
赌陆培元当年亦是被迫无奈,赌陆家不是想置她父母于死地的凶手。
她想相信陆毓衍,不仅仅因为他是她的未婚夫,而是陆家是她能握住的替父母翻案最得力的仰仗了。
若陆培元站在谢家的对立面上,她即便是扭头就去顺天府里找杨府尹说出真相,改明儿,整个镇江能把府衙后院的火情归到匪徒流寇头上,再问一个谢慕锦治理不力的罪名。
人走茶凉,谢慕锦夫妇死了,地方上的官员,哪个愿意用自个儿的乌纱帽,与陆培元和其姻亲萧家为敌?
铮铮如谢慕锦,当年不也是无可奈何、监斩了蒙冤的绍方庭吗?
想要调案卷,想要真正弄明白府衙里的大火,必须要有陆培元出面。
她唯有赌一把。
陆毓衍垂着眼帘,桃花眼一瞬不瞬望着谢筝。
他看出她的紧张,带着股豁出去的勇气。
坚韧如竹,像极了她的父亲谢慕锦。
这般一想,笑意凝在眼底,越来越浓,连唇角都微微扬了起来,陆毓衍没有直接回答谢筝的问题,而是道:“两年前,我见过你父亲,在我父亲的书房里。”
谢筝一怔,很快就明白了陆毓衍的意思,她下意识地,隔着衣料,握住了挂在脖子上的玉佩。
“君子如玉”。
这是绍方庭与正恩大师说的。
两年前,谢慕锦进京,从宁国寺中带回了这枚玉佩。
原来那时候,谢慕锦不仅见了正恩大师,还见过陆培元。
陆毓衍左右看了看,夜色浓了,街上没什么人,但他们两人要说的事情并不寻常,他示意谢筝跟上来,寻个处幽静胡同,让松烟守着入口,免得叫人打搅。
胡同静悄悄的,陆毓衍的声音压得极低,谢筝依旧听得清清楚楚。
“绍侍郎一案,我是两年前才知道其中另有隐情的,”陆毓衍道,“当日我被叫去书房的时候,父亲他们已经说完要事了。”
那天情景,陆毓衍记得很清楚,倒不是因为女婿见岳丈,心里不踏实,而是谢慕锦离开时说的那句话。
谢慕锦说,培元兄,等丹娘及笄就让她过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