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么“阿弥陀佛”,但谁遇到这种情况,会没有这些情绪?她颦眉思索着逗他开心的办法,突然想到了什么,起身跑了去:“扬,你先看!等我一会,很快!”
“哦!”王扬的确因为这些影评生起了一些失望、愤怒,就是没有难过,为什么愤怒呢?看看《西北先驱报》的杰弗里-韦斯特霍夫评分2.5/4的差影评:“安德莉亚的心态堕落是渐进清晰的,她甚至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发生。虽然这些可能是更加真实的一个人,但它不会让戏剧变得有趣。”
如果现在喝着之前早餐的牛奶,王扬绝对会一口喷了出来,这条影评绝对、绝对是十分随意的狗屁,因为安德莉亚有心态变化导致电影“压抑”了,所以不好看?为什么不问问那些评价“浅薄”的人又在想什么?
和其他很多影评人一样,这个杰弗里-韦斯特霍夫根本就是从类型、结构上怀疑与否定《d》,可以说一开始就抱着成见去观看,觉得有人性变化就不有趣了,那只能说明这种类型不适合你看,不能说明那是个垃圾类型!这就好像很多人不喜欢看恐怖片,难道能说恐怖片都是垃圾?
普通观众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掌握着媒体话语权、有着大众影响力的影评人却不能这么不负责任。
“如果故事专注于女主角安迪受到诱惑堕落,然后挽救自己的过程,那么它的精神层面会有着令人震惊的深刻变化。但是现在,它的叙事方式没有半点悬念。”——艾伦-戴尔,。
“是是是,也许让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来执导、娜塔丽-波特曼主演最好了。”王扬不禁摊开了双手,这还真是他确切料到的影评!又是一个抱着成见的影评,而且和杰弗里-韦斯特霍夫的思维方向恰恰相反,一个想影片没有半点压抑,另一个则希望从头到尾都是,他们都给了腐烂评价。
这部分影评人真是在唱哪一出的戏?电影就像色卡,难道他们只爱大红色或大紫色,就容不下淡一点的颜色?
他认为那是大众观众的兴趣所在,罗杰-艾伯特说《d》没有定位清楚,但并不是,和06版相同他的第一定位就是女性观众,而大部分女观众都是要看时尚,那些名牌名模名人都是一种气氛而已,没有过度也没有缺少,他给了,满足她们的需求;而时尚界的一些常识、运作就像算牌一样,也是她们想要的,他也给了。
06版甚至觉得除此之外,安德莉亚的什么心态变化没人在乎,所以更加简单表面;可是他在乎,他就要在温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