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
看过之后,他脑海中只回荡着两个字。
真惨!
同时,在来福这个太监总管绘声绘色的描述下,几位宰辅也明白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十六七岁的太子殿下因不满前后两任老师的教导方向之差,一时冲动之下向着侯君集诉苦并提出造反。
侯君集这个天打雷劈的反骨仔是早对陛下的不公平心怀不满,不仅不劝诫殿下回头是岸,反而助纣为虐,火上浇油。
最关键的是在起事前,太子殿下冷静下来,明显表达出想要终止行动的意思,但侯君集以知情人过多而拒绝,太子殿下万般无奈之下只有虚与委蛇。
在缓住侯君集的同时,又提前通知了宿国公带兵救驾,这无一不体现出了太子殿下浪子回头的思想,并沉着冷静的在破门而入的最后关头反杀叛臣侯君集。
甚至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太子殿下才是救驾第一人。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说法,暗中肯定还有许多问题。
比如最关键的就是,仅仅是因为两位老师教导方向有差别,所以就要造反?
还有,既然太子殿下三日前就反悔了,为何不提前举报,偏偏要造反成功后才反将侯君集一军。
不过在场的人皆是这个时代最聪明,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很快他们就明白了李承乾真实的想法,事前检举和在关键时刻反水的区别,前者稳稳血赔,后者看后续操作。
当然这些事情大家心里知道就行,那肯定没有必要说出来。
无论太子殿下当时是怎么想的,但至少结果是正确的,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要怪都怪侯君集这个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唯一有问题的,还是动机了,大臣们确实想不出李承乾的造反理由。
现在还没弄清楚陛下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那肯定是能装傻就装傻,没必要抢在陛下前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像太子造反这样的事,既是国事,也是陛下的家事。
在场唯一猜到陛下意思的也就程咬金一人。
但他,
抖的像个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