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能够让这个时代的很多人受用无穷的宝贵学问。
更兼张凡讲课的时候带有强烈的后世风格,幽默有趣不说,还经常开创性的给大家讲一些对他们来说稀奇古怪的学问,这些知识都是他们生活中将常见到的自然现象或者生活常识,很容易就能吸引下面听讲的那些人的注意力。
当然了,张凡可能体会不到的原因还有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知识的那种渴求与崇敬。
在一个知识学问基本上都门士族门阀垄断的年代里,这大汉朝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是很难有机会去接触得到一些知识的传承的。
所以他们往往会非常的崇敬读书人,崇敬知识,现在有人愿意无偿的为大家传授一些学问,教大家识文断字和一些简单的算学,还有很多奇奇怪怪但是却有生活中用得到的很有用的杂学,那可是他们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于是,张凡的太行山小学慢慢的就变得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一开始还都是些山寨里帮不上忙又无所事事的小孩子,后来慢慢的一些作坊里的工匠也慢慢的加入了进来,再后来就是一些爱凑热闹的青壮。
现在,张凡每天讲课的地点都已经不在他们自己的这处小木屋了,而是搬到了外面的空地上。
因为,他们的那处小木屋已经没有办法容纳下已经有了七八十人规模的学生的数量了。
一旦张凡如果离开太行去到雒阳的话,那么这些人就基本上算是中断了他们刚刚来之不易的学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张凡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学问和知识,在这个东汉末年很多都是独一份的,他不亲自教授其他人根本没有办法代替他。
即使是最早就跟着他学习的张宁等人,现在也只掌握了并不多基础知识,想要替张凡开讲,那没几天就把他们肚子里的那点存货给掏空了。
更何况,这群学员里还不时的会有各个工坊里的那些工匠和学徒,会带着一些他们在完成张凡交给他们的那些任务的时候遇到的各种问题前来。
这些问题就是张凡自己有的时候都不明所以,更何况是张宁他们这些二把刀的徒子徒孙,所以张凡在这个太行山小学堂里的地位还真是无可替代。
鱼与熊掌啊。
张凡这个时候虽然也觉得很是为难,但是他的心里其实也早已经有了决定。
虽然在太行山上继续的为黄巾培养人才,带着那些各行业的工匠们攀攀科技树啥的,也对黄巾的未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