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冀东机务段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长篇通讯,《冀东铁道报》头版头条刊发,迅速又被《人民铁道报》《冀东工人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转载。
冀冀东机务段觉得,机务部门既然是“火车头”,绝对不能标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封建思想,通过全面落贯彻实职工当家做主,提高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际行动,形成了齐心协力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韩大路高兴地说:“单位能一门心思为乘务员着想,和以前相比,现在乘务员每月收多入20多元,不把火车开好,就对不起单位。”
打铁先须自身硬。自改革开放以来,冀东机务段始终把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领导干部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放在首位。
冀东机务段在辖区内燃机车全面更新换代的关键时刻,不忘对机车乘务员进行“万冀线精神”传统教育,聘请参加万冀线建设的老一辈,深入客运和货运车间,给干部职工讲建设万冀线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面对面、零距离和建设者交流,谈未来、话理想、展望铁路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
春雨润物细无声。尤其是五六十年代万冀线上《梅婷》《张嘉旺》《赵德才》等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积极接受内燃机车驾驶培训的每个乘务员,激励他们在机车全面更新换代中展示作为、再立新功、书写辉煌。
千百年来,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企业不能没有精神。
中国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万冀线时淬炼出的“不怕苦敢为人先、建铁路抛洒热血、献青春无怨无悔”的“万冀线精神”永远不过时。
自“万冀线精神”诞生以来,不断鼓舞激励千千万万的冀铁人不讲条件、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展示作为。而且,“万冀线精神”在全路乃至全国被发杨光大。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铁路牵引动力先进与否直接影响运输效率的高低。
冀铁人尤其是第一代机务人记忆犹新,解放前,我国没有一台自己制造的机车。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部门从仿制国外机车着手,于1952年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随着中国铁路装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冀东铁路局的牵引动力逐步得到进步升级,给生产布局、运输组织方式、运输管理等带来了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