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庞然大物。
最大长度达到了394公里。
平均宽度69公里。
最大高度72公里,足足有2362层。
内部的可活动面积,超过了3000万平方公里。
还有专门的工业区、科学区、农业区、仓库区,人造太阳反应堆,以及一个储水量达到300立方公里的水箱。
最多可容纳30亿人在内生活、居住、工作。
总的重量达到了100亿亿吨。
至于外部的结构,如同一个巨大的“纺锤”,但细长头部前端又有个鼓包状凸起,看起来也像个巨型葫芦。
最底部是一套人造重力发生器,可产生0.1g~1.8g的重力,覆盖所有可活动区域。
表面安置了一些武器装备,尾部却看不到巨大的发动机喷口,甚至连预留的开口都没有。
所以它的动力系统成了一个谜团。
由于建造的工作量极其巨大,哪怕投入了十亿数量级的智能机器人,以及数以亿计的人类工程师,“生态圈号”从开工建造,到最终完工,依然用了八年半。
再一番调试运行,局部完善和调整,合计耗时十年,才算100%完工。
首批收拾包括行囊,拖家带口,兴高采烈登上“生态圈号”的船员,是人数达到12亿的“新人类”,他们脸上大多带着喜悦,并没有过多的不舍和眷恋,只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虽然这十年他们受到的排斥和歧视少了很多,获得了很多认可与尊重,舆论关于他们的报道99%都是正面新闻,火星移民普遍不希望他们这些精英离开。
但很抱歉。
他们的心已经不在火星,他们要去征服星辰大海,虽然他们大部分人确实把这里当成了家乡,但若干年后,他们或许会锦衣归来,却不会对此地有任何的留恋,他们的家在四方。
第二批登上“生态圈号”的乘客,是一批10万人左右的黑洞集团老科学家,为了追求科学与真理,他们选择踏上征途,只要解开宇宙所有的奥秘,即便是下一秒死了,也不后悔。
第三批进入“生态圈号”的乘客,是黑洞舰队最精锐的第三分舰队,在该舰队指挥官张星风的主动申请下,该分舰队的12艘千万吨级c级主力战舰,停靠在“生态圈号”的外舷凹槽位中,如小蜜蜂进入蜂巢,牢牢的结合在了一起。
数量达6万名的军事人员,也进入到了“生态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