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府衙门的耳房里。
张元亨放下卷起的舆图,赵跻芳搬来一册册图鉴,将元帅府的粮道展现在众人眼前。
自刘承宗去年做出筹备北征的要求,元帅府的陕甘青三省诸府便筹备军需物资的准备工作。
在这方面,得益于元帅府在青海的军阀式高实物税,征收物资容易,转运军需却难上加难。
因为他们的后勤,得从重建驿路开始。
驿站就是兵站,它既能在战前战事作为兵粮兵饷的转运节点,也能在行军途中收整掉队军兵。
但元帅府在陕西大部分地区,没有驿站。
这事怪不得别人,虽然崇祯皇帝在陕西裁撤了一部分驿卒,把一些掌握武力的准军事人员放到了社会上,但驿路还是良好运行的。
陕西驿路完蛋,都不能用始作俑者来形容刘承宗,他完全就是一手促成,基本没给别人模仿的机会。
他从东往西走,拆了延安、庆阳、平凉的驿站铺司;从西往东征,兵马又毁了临洮、巩昌的驿铺。
有限漏掉的几个,如靖虏的会川马驿、韦州的韦州马驿,曹耀拆了;凤翔府宝鸡的陈仓马驿,罗汝才干的。
只有西安府诸驿,狮口脱险。
不过虽然驿站没被毁掉,但驿丞、驿卒也在战争来临时跑了个差不多。
导致元帅府的陕西驿路,几乎一片空白,必须重建。
这就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驿站的上级单位,元帅府没有。
驿站自古用于军事,汉代隶于太尉,元朝隶属大汗,如今同样也不例外,不经省府,直接隶属中枢的兵部车驾司。
元帅府的行政机构,始终受刘承宗的需要制约。
他需要军器制造,于是有了工衙;他需要官员选任,于是有了吏衙;他需要管理藩属,于是便有了礼衙;他需要开支钱粮,于是又有了户衙。
但他不需要法制来约束他,所以没有刑衙;更不需要有人在军事上指手画脚,所以兵衙是一个掌管低级军官与士兵升迁的残疾部门。
元帅府一直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而是一支坐拥一省乃至三省的军队。
在过去的时间里,他们的通信完全由军队内部的塘骑完成。
直至如今,在各道驻军总兵的管辖下,恢复了一些驿站,但除了西康二府,别的地方都没有驿官和统一管理,只有那些残破驿城里常驻的一小队兵将,代为完成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