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也相信,因为张文翰确实有才学,但秋闱之后能否补缺,这就需要有人提携,如果有燕家的一句话,他的仕途必然光明。
所以为燕熙文鞍前马后,在张文翰看来,便是一笔很值得的投资。
董书兰和小旗乘坐一艘乌篷船抵达了兰庭集,张文翰一脸笑意的迎了上去,说道:“受燕公子所托,文翰在此等候小姐,此时诗会正盛,诸多学子都在兰庭阁,小姐请。”
“有劳张公子,公子请。”
当初在临江,很多时候是张文翰陪同,从临江回金陵也与张文翰同行,到了金陵之后,张文翰也曾来府上拜见,虽然董书兰心里是不待见张文翰的,但无论如何不能表露在外,所以她很客气,一路也与张文翰聊着临江或者金陵的趣事。
不觉便来到了兰庭阁下,这里摆着很多的书案,每一张书案旁都有一妙龄女子侍候笔墨。
许多才子在那书案前落笔,也有许多才子站在外围举头望月,渴望这月光能够带点灵感灌注入自己的脑子里,作出一首精妙的诗词,让自己名扬天下,若能在千碑石留名——那简直就是祖坟上冒了青烟。
历年中秋兰庭集会都是以月为题,这么多年下来,这月亮都被写烂了,倒是难为了这些学子们。
张文翰带着懂书兰来到外围的一处木亭里,燕熙文和几个学宫有名的学子正在此间。
燕熙文等人起身对董书兰行礼问好,董书兰还礼一笑。
众人落座,董书兰便说道:“因有事来的晚了一些,不知道诸位才子可有佳作递上去?”
所谓的递上去,便是在兰庭阁外的书案上写好自己的诗词,递给阁里一楼的学宫教习,由他们初选后递到二楼的国子监主管,国子监主管们认为好的诗词才会递到三楼——三楼是以国子监祭酒大人为首的五名当朝大儒,秦秉中此刻也在这里。
能够递到三楼的诗词都是精品,而能够同时得到五位大儒共同举荐的诗词,便能够留于千碑石上。
千碑石上每年都会有一两首诗词留名,但关于中秋的诗词,却已有数年没有出现。
燕熙文危襟正坐,对董书兰说道:“我等六人的诗词已经递了上去,而今,已有五首上了二楼。”
张文翰似乎有感而发,叹息道:“可惜傅小官傅兄没有来上京,若有他在,他的诗词恐怕是能上三楼的。”
“可是作了红楼一梦一书的傅小官?”
“正是,你们不知,傅公子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堵上西楼 作品《逍遥小地主傅小官董书兰》第六十章 中秋诗会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