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姜远回到成都,进宫向天子复命。
入城时他便得知,姜维和夏侯霸已经于上个月返回汉中,并且原驻扎于成都至汉寿一带的蜀汉中军主力整体北调,目前已经大部进驻关城,这一调动使得汉军在北部的军力大为加强。
虽然朝廷还没有颁发正式的公文授予姜维全权统领整支军队,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大势所趋。
经武整军,厉兵秣马。
费祎遇害事件并没有让蜀汉的军政陷入停滞,在国家的宣传动员之下,这件事反倒促成了汉军上下凝聚一心共赴北伐的动力。
“臣姜远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禅此次接见姜远的地点是在书房,只有一位宦臣陪侍在旁。
“平身吧。”刘禅随和地说道,“给姜参军赐座。”
宦臣将早已准备好的凳子搬到姜远面前,姜远谢恩之后坐下。
“张表的奏章朕都看过了,你们做的好。”刘禅从桌上的果盆中取了一粒葡萄,一边慢条斯理地剥皮一边对姜远说道。
“吴人觊觎南中已久,此次虽事败,但交州刺史陆胤想必不会就这样放弃的。”姜远向刘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臣认为,我国应该加强对南中地区的控制。不知,之前臣所写的奏疏……就是和张大人奏章一同送回来的那份,陛下可有看过?”
刘禅笑而答道:“朕当然看过,你所提议的内容,朕也认为有不少可取之处,已经交给陈袛他们拿去尚书台议论了。”
这便是敷衍的回答了,姜远虽然觉得遗憾,但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经略南中,耗时太久,朕以为不妥。当务之急,还是应该趁司马氏篡权、曹魏内部人心不稳时寻找北伐之机。”刘禅仿佛看出了姜远心中的遗憾之意,出乎意料地与他讨论起了奏疏中关于解决南中问题的对策。
刘禅竟然是支持北伐的,姜远心中暗暗吃惊,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回答道:“臣是希望能够整合南中的人口和资源为北伐所用,以增加我军的胜算。”
“但朕看你在奏疏中所写的,似乎预计要耗费五年,而这五年中无论军政都要为南中让路。”刘禅摇头否定道:“费祎遇刺,吏民哀恸,三军悲愤,正是用武之时,难道你要朕在这个时候劝阻姜维、夏侯霸按兵不动,把军力、人才和钱粮用在南中?”
姜远也知道这不切实际,但他依旧把奏疏送了上去,主要是希望有人能够从中找出平衡的办法。
“陛下,臣在奏疏中所写的办法可能过急,但若什么也不去改变,南中虽归属于汉却始终形同鸡肋。”姜远试着提议道,“不如折中,试着从南中的一郡……不,哪怕是从一县开始改革也好,陛下以为呢?”
“那若是朕采用你的建议,从一县开始进行改革,你认为谁可以出任此官呢?”
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