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那混乱的场面,前高等教育大臣大卫维莱茨悄悄把椅子搬到伯林教授旁边,低声笑道:“你这个学生托尼周很有趣,是个数学天才,哦不,应该是个经济学天才。就凭这个数学公式就能获得经济学博士了,如果我是他的导师,一定会让他去万灵学院搞研究,还在本科学什么PPE,简直是分散注意力,浪费时间........”
伯林教授很是无语,“维莱茨先生,你不知道PPE就是哲学、正冶学和经济学专业?他这个托尼均衡就是在我们PPE的研究范围之内啊?”
“呵呵,说得也是啊。”大卫维莱茨呵笑道,“这是我来牛津,唯一看到这么全面的天才学生。如果他真的有真才实学的话,我觉得牛津大学应该对其考核后,破格重用........”
.......
最后,由正反方最后一人伯林教授和大卫维莱茨分别做最后的陈述。
很明显,伯林教授的掌声更热烈一些,毕竟周启仁那个给选择困难症的最优工具——托尼均衡公式更打动人心一些。
等双方最后一位辩手陈述结束后,学生离场并用脚投票。门被门柱分成两侧,AYES与NOES。走哪边就相当于对哪边投票,会有人负责统计。
由于每周辩论,并没有太多的对立抢着争辩的环节,往往是每个人把之前准备好的资料说出来,再根据前一个人说的话临时随机应变一下,因此个人魅力以及内容非常重要。
由于辩论赛走传统路线,没有话筒,周启仁说话声音洪亮,他的牛津口音非常uppercss高端大气上档次,语速不快不慢,已占尽优势。
最后的结果,大部分人依然选择了NOES(325:103),周启仁以压倒姓优势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
走出辩论社,匆匆忙忙回到自己在莫德林学院的宿舍,周启仁缺辗转难眠,闭着眼,回味着罗西逼他加班写论文的那种场景,那种被逼着的爱恨交加,他竟然有点无法自拔.......
第二天一早,周启仁跑步穿过鹿园,跑到罗西的新家,找遍了所有房间和院子,都没有找到她,最后在厅里发现留给他的一个留言条,她妈因为高血压昏迷,已经住进了伦敦的医院,罗西昨晚已经坐了老银行酒店的车回了伦敦。
而当回到图书馆预习味同嚼蜡的选修课程,周启仁又多少有点失落。虽然已经把这十几个老师的原著里的所有知识点分类归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