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伏兵身上。
这一次武不松倒是听取了大谋士周孟公的主意,并且不折不扣地安排了。
峡谷的东西两侧各派5000军卒登山,不管路途多么难走。也一定要攻击到最前沿,与山上的伏兵进行决战,一旦战斗打响,3万军卒便迅速冲过峡谷。
这样伤亡肯定不小,但是最终的胜利还是有很大把握的。现在从兵力上来说,宁国一方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只要形成面对面的阵势必胜无疑。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想当然,武不松才有了破釜沉舟的行动。
峡谷两侧的设想,倒在他的意料之中,宁国的军卒行进得异常艰苦,翻山越岭,好不容易与那滕军伏兵相遇了。
埋伏在峡谷两侧山崖上的滕国伏兵都不超过1000人,各自面对5000宁军,他们毫不畏惧。至于对方的行动早有斥侯获悉,已提前做好了准备,以逸待劳。
宁军艰辛而来,又是一番辛苦跋涉,早已是疲惫不堪,刚一出现便遭到一阵箭雨的袭击,跑到前面的百余人很快就阵亡了。
可是后续的宁军接二连三地继续出现,同时他们弯弓搭箭进行还击,滕军这方出现了伤亡。
火铳响了。宁军的进攻遭到了更为猛烈的阻击,不得前进,可他们依旧在不停地放箭。
宁军在扩大伤亡的同时,滕国军卒伤亡也在增加。照这样下去,山上的这些伏兵迟早要被宁军所消灭,那这两个伏击点就要被清除了。
武不松觉得时辰差不多了,便指挥3万将土拥进峡谷。他此时的想法似乎与孙鸿飞当时的想法极其相似。事实上宁军通过峡谷的时候,遭到的伏击确实比以前小了许多,看来山上的进攻将滕军伏兵已经牵制住了。
看到这个形势,武不松心中大喜,催促宁军迅速通过山谷,直向滕军大营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