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稿就这么敲定在了百两银子,皆大欢喜,忘年交就是这么来的,老许表示李志的拜师礼,他必须去找薛老弟讨杯喜酒喝喝,而李志也热络的表示以后两人可要经常亲近亲近。
至于隶属更适合刊印刻字,李志当然知道,可整个大唐都在拍皇家的马匹,他李志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用?当然,话不能说出来,你还是得品!细品!
而后铸模规格问题、胶泥的热胀冷缩规律,烧制工艺、排版工艺,李志和重金请来的工匠不断探索,甚至亲自上手。
作为一个后世文考爱好者,有他给出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就实实在在的规避了数不胜数的误区,就这样,也是苦等了两个多月时间,李志版的活字印刷术才终于面世了。
已经好些天没有消息了,猛然间听小胖子提起,李志也是精神一振,赶到自家庄子内的试验地,见过李全虎和庄武臣等人,李志便迫不及待的走入中门内禁区。
按照他的安排,新选定的庄子左侧,先行建好这样一座厂房一般的大屋,作为研究基地,房子不选择样式,怎么简单,怎么结实,怎么实用怎么来,建好之后,除了有限的几人,谁也不能入内。
内院厢房,两位工匠喜不自胜,这东西有多值钱?
这里的人除了李志,怕也就他们俩最是清楚不过!唐初,长安城已经有了最初的雕版印刷出现,可是印刷成本太过高昂,就连一般的士大夫都靡费不起。
出一本书,就要雕刻对应页数的字板,只要哪怕错上一个字,整版都要作废重来,废工废料,这也是文人自古作书立传的时候惜字如金的一个重要原因,贵啊!
现在好了,一切问题看起来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只需要准备几套字模,那个字坏了就换那个,这样计算下来,成本可以降多少?
李志拿起两块做好的字模,不是很放心的细细查验,两工匠心中很是不忿,若非身份卑微,恐怕当场就能拂袖而走,看不起人可以,不能看不起咱吃饭的手艺。
关中人这臭脾气:高兴的时候家里有半斤肉,借一斤都要给你整高兴了;看你不顺眼了,刀搁脖子上该骂你的,一句都不少!
连续检查了数百个字模的规制和误差情况,又亲手试了试印刷质量,发现误差和机器做出来的效果已经区别不大了!
看李志爱不释手的样子,匠人也是送了一口气,数月时间的夜以继日,总算对得起小公子给的那些个银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