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庆之便带着周海龙前来见面,这次负责盯梢的行动全权交给老周,所以进行一次行动前的部署和沟通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都是一群生手,无论之前推演或者演练的如何,真正上阵这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李志请两人坐下,详细的询问了刚才反跟踪的情况。
原来,那些高句丽人的表现非常专业,李志三人刚开始完全就没有发觉,还是临行到拐角的时候看到周海龙打给他的手势,才明白身后有人跟踪,也是心下一惊,不过好歹定力还是有的,就借口去醉香楼的事快速离开。
长安城的人太多,第一马速提不上来,甩不掉身后的人,第二身后跟踪的人他也完全不认识,只是凭着一股直觉到了拐角才觉得避过了那隐晦的监视视线。
现在回头想来,那些舞姬,装腔作势的可能性到时不大,很可能只是普通随商队赶来大唐赚钱的舞女,而那几桌貌似山东人的酒客,就有些疑点重重,表现的太过放肆了,要知道高句丽对中原皇朝的态度一直都是时远时近,而且和摩羯、突厥等大唐的敌人时长眉来眼去,说明这个国家的人堆大唐从骨子里就没有什么敬畏。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大唐周边唯一和中原一样,具有先进政治体制的国家,此时无论是突厥还是摩羯,或者新罗百济,或者日本,都还是落后的游牧或者奴隶制社会,这也是从客观历史上来讲,隋炀帝和唐太宗都对高句丽念念不忘的原因,势必要打压甚至灭亡他们才甘心。
尤其是贞观年末第三次东征因为太宗驾崩而不了了之以后,高句丽更加猖獗,以泉盖苏文为首的高句丽公卿将相,统一抱着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的心里,上行下效,这也就导致即便在大唐国内,高句丽无论是商队还是使节,比较其余国家都更为硬气。
如果在自家酒楼,女人被人调戏后而无动于衷,那不是高句丽人的作风。
除非,那些人本就是高句丽人!
李志的猜测得到了周海龙的肯定,因为两次大规模对高句丽的战争他都有参加,对高句丽人的一些脾性了如指掌。
可能因为他们三人年纪太小,所以并未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以至于在确定三人的目标是醉香楼之后就放弃了跟踪,想想当年在战场上,他们和高句丽军队鏖战的场面,周海龙舔了舔嘴唇,兴奋地没想到时隔数年,还有机会和这帮崽子们交手。
也许是李志他们三人表现得太过无害,所以那人在回程过程中丝毫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