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刀具拿回来后,赶紧把另外三个粉碎机装好,又从村里收购红薯,请人洗红薯。
把大力和大牛抽出来洗淀粉和做粉条。
听说李家以一文钱三斤价格收购红薯,五里亭村的人都认为他们家疯了,但这不妨碍他们把红薯送过来。
从到消息的小吴氏急匆匆的去找两老:“爹,娘,听说二哥家收红薯,一文钱斤,我们是不是把家里的红薯卖掉一些?”
“把红薯卖了,以后吃什么?”李连仲瞪了她一眼,往年他们家可是靠红薯当家的,现在人口虽然少了,但也不能全吃大米饭吧。
“爹,现在家里就几口人吃饭,收了几千斤的稻谷和四千斤的高梁,以后就少吃些红薯米,听说二哥家里都不吃红薯米了。”小吴氏不满的说。
没有二房和四房,虽然秋收请了人,但是钱是两老付的,跟他们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吃饭的人少了,生活水平也应该有所提高才是。
“你有本事也搬出去吃大米饭,人家生了个好女儿,有个好师父帮着,你有吗?”吴氏瞪了她一眼,这些村里人没少议论李家华那一家子。
说什么李婧文的师父为了他们家才买了王家的宅子和田地,说他们掉进福窝里了,这么多的田地,四成的收益都是他们的,以后不仅不会饿肚子了,就是吃尽大米饭都够了。
说什么工夫不负有心人,李家华的腿终于治好了,现在都能下地走路了,虽然还不能干重活,但总会有养好的一天。
他们不仅把欠下的债还清了,在烟云山前头买了块十亩宽的宅基地,拉着李家贵也买了一块,还请了李家贵当管事,带着从村里雇的几十个壮劳力开荒种油菜。
总之,被他们扫地出门的二房起来了,并且还带着四房发财。
听到这些,吴氏心里的火突突的直往外冒:李婧文那个死丫头,也太有心计了,以前除了砍点柴,别的都不做,生怕吃半点亏,有条件那么好的师父,也瞒得紧紧的,一点风都不透。
分家了,能耐就显露出来了,每天都进山采蘑菇,一天一篓子一麻袋的往青牛镇送,还冒出来了个什么师父,连面都没有露,就买了那么大的宅院让他们住。
那么多的田土和山地交给他们打理,几房下人让他们使唤,他们什么都不用出,就能得到四成的收益。
现在又要收红薯,可想而知,肯定是她师父留下的银子,看来她那个师父不是一般的有钱。
如果以前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