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3月20日(顺治二年),驻扎在孟良寨的清军努山、鄂硕不断地骚扰晋庙铺村,每次无功而返,死伤不少后,也就安稳了下来,清军被打怕了,双方士兵有时还会打声招呼,今天清军在山路上喊道:“那边的弟兄听着,不要放枪,我等要每天三次来这里,今天已来过了,这就回转。”说着,还真的回去了。
这边,今天好玉林来这里是带着一个任务的,只听好玉林用小喇叭喊道:“那边的兄弟听着在那棵树底下,有一封信件,拿去给你们的统领,对对,就是这棵小树,在下面有一块小石头压着,对,就是这封信。”
原来,这信上写的是,清军带十万人马,在多铎的带领下,兵分二路,分别攻占亳州、徐州两路,势如破竹南下扬州跟史可法对战,要求清军不要杀害无辜平民。
史可法何许人也?在后世,每一本书上写的就是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弘光朝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其实,史可法是一位世袭百户,慢慢升任上去的,史可法师从左光斗,崇祯元年(1628年),考取进士,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5年),迁升为右参议,后然因长期未能平定农民军,在朝堂党争时成了牺牲品,离职归家。崇祯十二年(1639年),朝廷无人可用时,在东林党的运作下,被用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朱大典总管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等地。
最后因为拥立弘光帝后,在东林党全力举荐下,史可法掌兵,此时的马士英也没法,就是反对,也拿不出合适人选,明明知道史可法是东林党的骨干,只能拿眼盯着而出不了声,而此时的弘光朝内部相互倾轧,最后的4个总兵,高杰、刘清泽、刘良佐、黄得功。跑得跑,降得降,想想,一个文人掌兵是什么样子,史可法被挑在了枪尖上,在火上烤。
史可法勤勉清廉,宁死不屈,的确是忠臣、清官,值得憧憬和敬佩,但他并不是能臣,不能力挽狂澜,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甚至作出重大决策失误比比皆是。
扬州兵败是必然,为了留下身后名,只有自杀这条路可走了。看看,好歹史可法死在了抗清第一线,比之那些逃跑,降清后反过来杀明军的,不可比。随后就成为了抗清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子。可清军很凶残,因为在扬州遭到了抵抗,就十日不封刀,杀!结果杀了80万平民百姓。80万是什么概念,全明朝人口只有5000多万。接下去还有嘉定三屠,镇江、江阴八十一日,昆山之屠、嘉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