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将全国除了三辅、三河和弘农这七郡外的地方划分为十三部州,每部由中央任命刺史一人,对二千石的郡守、王国相进行监察。
两汉实行的是郡县制,相当于后世的市和县,没有“省”这一级。
其中未被列入十三部的七郡乃是京畿附近地区,有专门的官员司隶校尉进行督察,这七郡分别是:三辅(京兆尹、左冯(ping)翊、右扶风)、三河(河南郡、河东郡、河内郡)和弘农郡。
“州”的概念自古就有。
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
《尚书·禹贡》记载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汉武帝在九州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便形成了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并州、冀州、幽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交趾和朔方等十三个刺史部。
这十三刺史部监察的郡国分别是:
1、兖州刺史部:陈留、大河、山阳、济阴、东郡、泰山6郡,城阳、淮阳、济北3国;
2、豫州刺史部:颍川、汝南、沛郡等3郡及梁国;
3、青州刺史部:济南、平原、齐郡、千乘、北海、东莱6郡,淄川、胶东、胶西3国;
4、冀州刺史部:常山、魏郡、巨鹿、广平4郡,真定、中山、赵国、清河、河间、广川6国;
5、幽州刺史部:勃海、涿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真番、玄菟、临屯11郡及燕国;
6、并州刺史部:上党、云中、定襄、雁门、代郡、太原6郡;
7、徐州刺史部:临淮郡、琅邪郡、东海3郡,鲁国、楚国、泗水、广陵4国;
8、荆州刺史部:南阳、南郡、江夏、桂阳、零陵、武陵6郡及长沙国;
9、扬州刺史部:会稽、丹阳、九江、庐江、豫章5郡及六安国;
10、凉州刺史部:安定、陇西、夭水、酒泉、张掖、敦煌6郡;
11、益州刺史部:巴郡、蜀郡、汉中、广汉、键为、武都、汶山、沈黎、越巂、牂牁、益州11郡;
12、交趾刺史部:南海、苍梧、合浦、象郡、郁林、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10郡;
13、朔方刺史部:朔方、五原、上郡、西河、北地5郡。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十三刺史部所察范围随郡国之置废而有所变动,但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