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个明明白白,惹得一旁的同年啧啧称赞。
到底是连中六元之人,处处都显出不凡来。
在鸿胪寺学习枯燥的礼仪半个月,对于新科进士们的安排也已经定下来了。
当先的自然是本科的前三甲。
盛长桢作为状元,被授为翰林修撰,是个从六品的官职。
榜眼言仁化为翰林编修,与盛长桢的官职一字之差,却只是正七品的官职。探花余德也与言仁化一样,被授为翰林编修。
被安排在翰林院当官员,可以说是最为清贵,是朝廷重点培养的对象。
不仅可以在中枢各部门观政学习,还会被公派到各地熟悉地方事务。
这种公派,并无具体任务,堪比公费旅游。
到了地方上,他们相当于朝廷的特派员,对于地方官员的失职行为,有权上本弹劾。
这些翰林院官员至少也是七品,与地方上的县令同级,又直通中枢,所以地方官对他们的到来向来都是以礼相待,不敢怠慢。
前三甲之外的新科进士,被授为从七品,要进翰林院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二甲之中,少数特别拔尖的,还有机会通过朝试进入翰林院。
例如盛长柏就是如此,入翰林院三年,表现优异,如今也升到了修撰一职,与盛长桢同级。
其余大部分人中,有本事有门路的,能够去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做个实习生。三年实习期结束,就能在这些中枢部门转正,前途也算通畅。
文炎敬作为二甲中一人,就被分派到工部。这还是靠着他恩师盛纮的庇佑,上下运作,才能得到这一肥差。
顺带说一句,盛纮如今这些年来,靠着他在官场上的八面玲珑,也从最初的六品官升到了正五品。
进士们中最后剩下的,就只能被分配到各府各县,做个属官。
所谓属官,就是二把手和三把手,基本没有决策权,只能辅佐正印官行事。
从此往后捧着卵子,一步一步往上爬,不知多久才能爬回汴京为官。
像新科进士最后一名的吴悼,就被分配到衢州府做了个推官,从此宦海沉浮,必定是要受尽磨难。
当然,他们比起那些举人官还是强多了。那些举人出身的官们,授官只是从九品,可以说是从整个官僚体系的最低端往上爬。
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而且这些举人官的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