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冯恺还是高估封建时代寻常百姓的惯性,如果这条命令是冯恺下达给成都百姓,让百姓必须让自己孩童出来读书,并且还实行义务教育的话,那百姓肯定会欢欣鼓舞,毕竟在当前这个时代,读书是阶级跳跃最直接的途径,哪怕读了书没有功名,也能有一个不错的营生。
这是因为底层百姓还在为一日三餐苦苦挣扎,哪里还能拿出束脩,哪里能让家里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出来,这本身就不太现实。
另外孩童读书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塑性很高,并且能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憧憬,指望自己读书能够出人头地进而改变全家人的命运,更朴素一点来讲就是,他们受够了士绅阶层的欺压,所以也指望自己能够成为士绅,然后去欺压那些原本和他们一样的穷苦百姓。
这就是人的劣根性,毋庸置疑,很难改变。
谷羭
但是成年人与孩童有本质的区别,不是成年人接受能力不如孩童,而是抗拒心理在作祟。
十几二十岁了,早就过了读书考状元的年纪,又正好处于家中绝对壮劳力的年纪,读书?别开玩笑了。
征召入伍,算是吃了皇粮,当兵的就该有当兵的觉悟,大帅给一日三餐的饱饭,从来不短缺一文钱的军饷,当兵的该怎么报答?
当然是用命报答,只要上了战死以死想拼,死了还有抚恤还有政策,不算冤,要是侥幸不死,谁敢说自己不能给后代搏一个公侯万代。
当兵的是上战场轮刀子拼命的,玩毛笔算怎么回事?
几乎八成的兵都对军中的文化课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哪怕军中明言,以后晋升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在和军功挂钩,依旧没有太好的效果。
冯恺基本上也放弃了,不过在军法军律的强力约束下,武锐军终究还是成为了一支令行禁止的强力军队,也算是对冯恺那颗受伤的心略微有了一点点的安慰,至少没有变成土匪不是。
但是这些将领……还是匪性难改……
冯恺走神的这段时间,以袁老四为首的众将讨论的极其热烈,其主旨说来说去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大军是快速挺进还是正常行军,一旦抵达西安是直接攻击西安,动摇李自成的根本,还是奔赴潼关击溃李自成主力然后出关杀建奴一个片甲不留。
完完全全没有半点的新意,冯恺听的很烦。
徐鹏发现冯恺回过了神,于是重重咳嗽了几声,众将看到冯恺脸色不悦,于是再次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