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吴三桂还没有叛明的念头。
再后来李自成杀到北京城下,那个时候别说吴三桂,恐怕全天下的人都不可能想到煌煌帝都竟然两日而破,谁能想到同样深受国朝大恩,差不多已经算得上是位极人臣的兵部尚书张缙彦会那么痛快的开了城门然后喜迎王师
吴三桂确实降了李自成成了贰臣,但是在明末降贼的文臣武将多到数不清,拿这破事来苛责吴三桂是乱臣贼子很显然有失偏颇。
天底下哪来不败的王朝,崇祯年间,大明末世乱像已然彰显无疑,是选择以身殉国做末代王朝的忠臣孝子,还是投靠新朝对于很多人而言算得上是一个艰难却又未必多艰难的选择。
话说回来,把明朝灭亡归咎到东林党祸国,不算是冤枉了东林党,但是把全部的责任全都扣到东林党身上很显然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大明之所以会亡,历史原因太多了,可以说已然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原本或许还会有那么一点点的生机,然而好死不死的碰上了崇祯这么一位猜忌多疑,刻薄寡恩还志大才疏的主,也算是社稷江山倒了八辈子血霉。
吴三桂身上最大的污点是引清兵入关,然而吴三桂为何要引清兵入关?
冲冠一怒为红颜?那是放屁,事实上是因为大顺军在北京的倒行逆施让吴三桂清晰的认知到李自成就算是当了皇帝,这骨子里面也是匪是贼,这样的匪贼是不可能坐的了江山的。
简单来说,在吴三桂的眼里,李自成不是明主,他降了李自成,祸福难料不说,还注定会被边缘化,为了不被李自成拖累死,吴三桂才回转山海关,之所以会引清兵,也是因为面对李自成的强大军事压力,不甘心死于贼手,故而放手一搏最终成了遗臭万年的卖国贼。
在冯恺看来洪承畴和吴三桂这两个加上头皮痒,水太凉的钱谦益,凑成了明末历史上最著名的贰臣三剑客,只不过头皮痒比另外两个更无耻更加不要脸罢了。
所以说冯恺认为洪承畴降清是舍不得死,这心里面压根就不存在为家国社稷不惜殉命的打算,他在被俘之后之所以一开始表现出那么的坚贞不屈,甚至还玩绝食这一套把戏,完全就是料定满清不会也不舍得让他死,所以表现的铁骨铮铮,说到底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是为了获得满清的重用而表现出来的政治作秀。
而吴三桂则是纯粹的不甘心外加不服,甚至抱了江山宁予外敌也不予家贼的念头,他宁愿对关外野人称臣也不愿意向贼寇叩头,当然还有一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