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门课已经学得很深很透了,教授们讲得好,同学们之间也互相交流,所以对于这几门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深度,考试也不是什么发愁的事儿了。
严格的说高中初中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大学的教育完全是素质教育了,学的内容不一样,教授们讲课的风格也不一样,学生学习的特点也各有所长,但是对所学的课程进行深入理解,既要深度也要广度,特别是对参考书,要认真的去看,甚至要做一些详细的笔记摘录,这才能够完全达到这门课教育的目的,学习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总结的过程,能力的提高比知识点的学习更加重要。
从应试教育转换到素质教育,很多人都不能够适应,或者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对这种学习的方法转变适应的过程很短,因为在高初中阶段学习,我就是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当然要围绕着应试的重点进行学习,对于自己有兴趣的点也会深入挖掘,查一些资料看参考书,所以到了大学的学习阶段就比较顺利。
考试的这一周就不用再天天泡在图书馆了,临阵磨枪对素质教育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所以功夫要下在平时,考试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对于平常用功的学生来说,考试实际上是一种休息,是一种享受知识的过程,尤其是像现在这样采取的考试方式,相对来讲,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说更容易一些,也更容易出彩儿。
作为考察课,应该是我的考试专场,平时除了听课以外,就是按照老师罗列的参考书,在图书馆进行深入的学习,深入的研究,把一个领域弄懂弄通,把那些经典的论点化成自己的想法,现在围绕着题目进行考试,写论文也就轻而易举的了,写作对我来讲是最擅长的,所以无论是写作品还是写论文,我都觉得是一种乐趣。
写论文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除了把这些问题弄懂弄通以外,还要围绕着这个问题,按照逻辑思维进行组织,进行写作,既然是考察,既然是写论文,就要给老师提供一个既有知识广度又有见解深度的好文章,唐根所以是免不了的了,那些经典的句子,经典的论点在参考书里基本上都是呈现出来的,只要你综合好,只要你有记忆写论文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作为中文学院的大学生,班里其他的同学和我的情况基本上差不多,只不过是广度差一点或者是生动差一点罢了,写文章当然有好坏,提出问题要巧妙,围绕问题论证要深入,论据要充足,要是你论点的支撑,写论文实际上就是一种议论文,只不过这种议论不再像中学生了呀,一个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