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孝直、刘子初之下。其人,益州上士也。”诸葛亮左手捏着羽扇上部的羽毛平淡地说道。
王连想不到诸葛亮对杨清的评价竟如此之高,居然将杨清与庞统、法正、刘巴这三位兴国安邦的大才相提并论。他自问自己对杨清的评价已经很高了,没料想诸葛亮竟如此欣赏他。其实这也怪不了王连,他只在晚间吃饭及后面的一个时辰与杨清有过交谈,且后来的谈话更多的是闲聊,因此并不知道杨清下午的高论,只对他留下个博学多闻的印象。
王连心中称奇不已,转念又想道若那杨清果如丞相所言是如此大才,那岂不是国家之幸。他心中又惊又喜,朝廷获如此人才必要好生安置才是,于是问道:“既是如此奇才,不知丞相如何安排他?”
诸葛亮思虑片刻后道:“此人虽才兼于人,但他从未出仕,恐其对朝中、府中政事运转尚不熟悉,我意征辟他为主簿,既能让他观政熟晓政事,又能随时让他参与军国之事以便发挥其所长。未知公意下如何?”
丞相主簿省录众事,乃是掌管文书的相府佐吏,主要职责为记录、审阅丞相府的各种文书等事,秩比四百石,铜印黄绶,月俸四十五斛。主簿品秩虽不高但位卑权重,尤其是在此时的丞相府,故而王连觉得会不会有些太高了,毕竟杨清貌似乃寒门出身,骤然授予此人重位,恐怕对丞相府和他本人都会不太好。
因此王连还是郑重地道:“丞相,依杨清之才干当个主簿倒也无不当之处,只是此子一来年纪尚轻、二来出身寒微,今日之前都乃一介布衣,一上来就辟他为主簿是否对其之后的仕途会有些影响?”
诸葛亮回到桌案前坐下,喝了口水,笑道:“无妨,亮出山那时也不过二十七岁,比此子大不了多少,先帝同样委我以重任。况且史上乃至近来多有年纪轻轻就做得大官者,何况如今只委他一主簿而已。”
王连心中苦笑道,一主簿而已,丞相你知不知道自主簿之位空缺后有多少人惦记着,其中不乏名重一时之辈,要是彼辈知道这个位子被近日才声名鹊起的杨清所取得,不知道会不会惹出非议啊?
王连脸上露出的苦笑被诸葛亮看到,他自然明白王连的顾虑,道:“至于出身,昔日追随先帝的忠贞之士有很多也是出身寒微,亮家道中落也不过是南阳一村夫,就连先帝也是起自微末之间。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我大汉绝不会拘泥于出身,任人唯贤实乃先帝创业以来始终遵循的用人之道。杨明之才智卓绝,假以时日必可担起重任、为国分忧,岂可因门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