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将其治理成朝廷的小粮仓以及货物中转之所对对越巂本地、对整个南中乃至国家都大有好处。”诸葛亮赞同道。
久未开口的杨仪却有些异议:“可是丞相,越巂郡毕竟偏据西隅,比不得益州郡那般位置居中勾连四方吧,故仪以为南中各郡还是以益州郡为重点较为妥当。”
诸葛亮闻言并未回答,而是转头一脸微笑地看向杨清,杨清明白他的意思,朗声回道:“杨参军所言不无道理,越巂郡位置是偏西了些。不过清以为控制南中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政,可以越巂为基,二是军事,则可以益州为重。”
说罢,又拱手对诸葛亮道:“丞相,如今南中之人已深知朝廷兵力之威。故可将庲降都督府从平夷县南迁至益州郡以加强朝廷对南中的统治。”
南迁庲降都督府这是原本历史上诸葛亮的做法,此刻他心中已有这个打算,杨清的提议正合他心中所想,故颔首笑道:“明之此仪与吾不谋而合啊!”
杨仪也早知诸葛亮有南移庲降都督府的计划,只是没料到杨清居然也有这个想法,对此人之能他今日的认识较之以往又深了一层。不过在他佩服的心思中也夹杂着些许不服和一丝他也未曾发觉的忌惮。
“杨府君之言仪明白了。”杨仪心中感受莫名,面上还收拱手向杨清叹服道。
杨清也拱手还了一礼,接着道:“丞相、杨参军,清还以为若要使南中长治久安还需惠及汉夷两族百姓,只有百姓归心朝廷,南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久安。”
“明之有何妙策?”诸葛亮抚须笑道。
杨清笑了笑,道:“妙策谈不上,只是有些想法罢了。丞相,南中物产丰富,不过若想与蜀中互通有无则非要大修道路不可,所谓要想富、先修路,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从蜀中到南中的陆路依然沿用秦朝和先汉时期开凿的五尺道、南夷道、旄牛道等道路,只是后汉末期朝廷统治力下降,不少路段被堵塞断绝,极其不利大批货物通过。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说法倒是有趣,难怪明之这么重视打通你们越巂通往蜀中的旄牛道。”诸葛亮重复着杨清这句新颖说法,越琢磨越觉得此言甚为有理。
“正是,不过这非短时间就能完成的,须得做长久计。”杨清苦笑了一声,这个时代在南中的崇山峻岭修路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喝了口茶水,杨清继续道:“其次则是大力推行曲辕犁和翻车,如此一来南中粮食的产量将会大为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