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在文德皇后崩逝后,有推举杨妃为皇后的事。
以杨政道为首的弘农杨氏,宫中大小杨妃,及与前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臣武将,蛰伏多年的他们,可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而长孙无忌、李勣等,跟着高祖、太宗推翻前隋的派系,也在贞观末期,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直至李治登基称帝。
为了表彰将门的贡献,除了明面的赏赐外,侯诚也得了一份不能见光的赦免诏书,准许其从军,给一个出身。
出于“民不举,官不究。”的原因,即便候诚多年来,跟随李勣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勋,直至今日也就是一个小卒子。
“殿下,老臣当过响马,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等不光彩的事,干了不知道有多少。老臣不后悔,也丝毫不会愧疚,因为那是为了活着。”
“老臣也醉心功名,为了打仗,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女婿,阵前祭旗!在这方面的口碑,比许延族强不到哪去。”
“可老臣始终守住了一点,那就是卫公交给我的将门旗帜不能倒,这群老老少少,也都看护的不错。”
一直以来,李勣在李贤的眼中,从来都不是什么忠臣良将,毕竟他干过踩线的事太多了,也都很不尽人情。
可今天,听了这一番话,了解到他扛着整个将门的诸多不易,李贤开始理解他的做法了。侯君集与他,都是李靖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同袍,更是同窗。
为他保下最后一丝血脉,绝对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换做是李贤,他也会这么做,最起码死了之后,能有颜面去见老弟兄。
“好了,英公,事情既然说的这么明白了!本王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看在英公的面上,这事到此打住,本王既往不咎。”
“可容小王多说一句,这个侯诚,你老得好好管教,不是所有的皇族,都像本王一样豁达。您老年纪大了也没办法把他一辈子拴在裤腰带上,不是。”
李贤这话一出,人老成精的李勣也是微微一笑,他就是抓住了顾全大局这一点,所以才有恃无恐的漠视了刺王杀驾之事。这个历经隋、唐两朝的老狐狸,赌对了,李贤确实不会抓住不放。
只要不是蓄意谋划什么,为了眼前的战事,李贤都不能过分追究,否则闹出什么不可收拾之事,影响了作战,在皇帝面前,他也交代不过去。
不过,李贤也话里话外的敲打了李勣,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别拿土地爷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