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不是一般的蕞尔小国,它就像一贴狗皮膏药,死死地贴在中原王朝的身上,撕都撕不掉,咬人也膈应人,所以隋炀帝才不惜拿国做本,也要干掉它。
太宗李治,也沿着杨广的脚步,延续了这一国策。唐军的士卒们,不惜代价,高唱着《无向辽东浪死歌》,一波波的冲向高句丽人拒守的城池。
有独孤谋、薛仁贵,契苾何力、庞同善、高侃这样的大将,及雄厚的军力傍身,李勣有决心毕其功于一役,干净彻底的消灭高句丽人。
将这个满身原罪之国,从人们的认知和历史中,彻底的抹除,不留一丝痕迹。所以,李贤来与不来,对于大军来说,都无所谓。
这一点李勣清楚,洛阳宫中的皇帝,更是一清二楚。现在将这么一直军队,交给李贤,可不尽是栽培之意,这让老狐狸李勣,脊梁骨有些发寒。
天心难测啊!李治的耳根子,可比太宗皇帝软多了,枕边风一吹,那是连亲生儿子都不顾了,这不得不说,是天家子弟的悲哀!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战场就是修罗场,殿下要是在战场上没有建树,再加上谗言攻讦,你的处境堪忧啊!”
这话不用李勣说,李贤也知道,皇帝开了这么大的“情面”,赏了虎贲营这么一支精兵,要是一点彩头都干不出来,那等着他的就是去宗正寺圈禁至死。
贺兰家那对兄妹,在皇帝眼中可比他这个雍王,说话管用的多了。
“既然,大帅看出来了,何以教小王摆脱危局呢?”
李勣对于皇室之间的争斗,从来敬而远之的,今儿之所以破例,就是看在李贤心宽广,放过了侯诚。这一点,李贤心里很清楚,他这是在还人情。
骄傲了一辈子的李大将军,不想欠他这个孩子人情,更不想卷入天家的勾心斗角。所以,用最快的速度了结,是最明智的选择。
呵呵,对于李贤的一点就透,李勣很是喜欢,随即给了李贤两条路,任由他做出选择。
其一,趁着新城战役的总攻未开,李勣替他上本称病,辽东苦寒之地,初来乍到就水土不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有李勣这个大军统帅,帮他说话,即便不随皇帝或者某些人的意,他们也不能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把他如何。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