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的柏林很冷。
走出电影院以后,被风一吹,忍不住就感觉到哆嗦。
一帮小姑娘们饿着肚子从电影院里出来,心情早已经没有了刚进来时候的那种轻快和期待感。
她们既觉得失望,又觉得很沉重。
有一种压抑的情绪被挤成了极致,但硬生生却卡着喉咙什么都说不出来的感觉。
所有的好心情都被《矿底》这部电影给撕裂得支离破碎,让她们一度都觉得柏林这鬼地方到处充满着欺诈与谎言,特别是像《矿底》一样的电影,一些文艺人员会觉得这部电影处处都充满着惊艳,而作为普普通通的观众,就会觉得这部电影让人失望。
肮脏、血腥、暴力,且枯燥,同时充满着阴郁的摄影氛围,天然地让人觉得不舒服。
很显然,电影也是挑人的。
夏洛特.赛莉心情同样是沉重的。
这种沉重源于人类本身的共情以及对整个世界底层人的反思。
很少有这样的电影会将那种善与恶,将这种利益与生命之间的交换赤露露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没有任何掩饰,没有任何外在的包装,就像一部偷拍的纪录片一样,狠狠地剖开其中的核心,让你沉浸在黑暗的世界之中。
看完第一遍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部另类的,深刻的好电影,拍摄技巧稍欠成熟。
然而在看完第二遍地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感觉这样的电影就得这么来拍,甚至完全不觉得电影技巧的欠缺,而是一种直观艺术呈现。
在见到周洋以后,她深深地感慨了一声。
“学院派,拍不出来这样的好电影……”
“他们从来都是在各种技巧与手法上要求苛刻,反而被束缚在条条框框里……”
“电影,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这部电影让我突然想到了好莱坞恐怖之王的詹姆斯.邦特的《活死人的黑夜》,他曾经是一个卡车司机,但往往这样的人,更具备创造力……”
来自伊朗的片商卓福林感觉自己有些被夏洛特.赛莉给洗脑了。
在走出放映厅的时候,他竟有种迫不及待想跟电影的出品方好好聊聊这部电影的伊朗版权问题。
他回过头发现其他跟进来一起的片商已经拿出合同,跟出品方已经聊得差不多,就差签合同了。
人群中,一个高挑东方身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