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子想替她侄儿做媒,上门求娶她,娘一听对方年纪不过二十五岁,又没娶妻,再加上张嫂子说她侄儿是个读书人,又是如何如何的好,娘就有些意动。
连对方长什么模样,人品如何她娘竟然都没去考虑,只看对方家境不错,就想答应,还好嫂子在旁边瞧着不太对劲,插了个嘴,既没完全反驳娘的意思,也没让隔壁的张嫂子为难。
随即嫂子立刻差人去找了阿姐说这事儿,不过隔日的功夫,阿姐一脸怒容的过来。
正巧隔壁那张嫂子也在,拉着母亲的手一直说好话,希望能让杨氏答应。
在四娘的记忆中,阿姐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当初就说姐夫,也是她自己先去城里看过了才松口答应的,后来姐夫走后,阿姐一个人撑起家,那些年外人看着他们家日子过得好,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心血。
对阿姐,四娘打从心底佩服她。
阿姐一来,一点不留情面的直接驳了这事儿,那张婶子一张脸涨得红红白白,继而恼羞成怒,说他们杜家有本事就一直养个老姑娘在家!
他们杜家因着是外来户,一直以来娘都希望能和周围的人处好关系,这一下子被阿姐驳了面子,再加上年纪大了,在许多事情上开始认死理,顿时生气了,和阿姐吵了起来。
说了许多重话,还让阿姐以后不要再插手杜家的事情,甚至还说就是因为她一直插手,才让自己成了老姑娘。
四娘从没想到,娘撒泼不讲理起来,竟然也是个犯浑的人。
阿姐被她数落,强忍着眼里的泪意,等她说完了才将自己的来意讲明。
原来隔壁张家婶子的侄儿是个酒囊饭袋不说,家中通房侍妾成群,虽还未娶正妻,庶子庶女都已经有了,一家子虽然是有钱,可内宅乌烟瘴气,龌蹉着呢,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到这样的家风不正的人家。
阿姐说不能看着她入火坑,就算是娘不认她这女儿,她也要回绝了!
叹了口气,四娘揉了揉眉心,自那日闹得不欢而散之后,阿姐这些日子都没来,也不知怎么样了。
杜四娘换了一身衣裳,带着两个小丫头先去了主院,她娘杨氏正在屋里敲木鱼,到了京城之后,娘渐渐的家喜欢上理佛了,几个月前,姐夫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座白玉观音相送来,她娘满心欢喜,甚至特意弄了一间屋子供奉着。
等了一会儿,听见里头敲木鱼的声音停下来,四娘才推开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