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光见状,想了想,道:“臣举荐原刑部尚书乔允升任礼部尚书。”
崇祯知道这乔允升,这位算是‘德高望重’,摇头道:“这位快八十了,就不劳驾了,换一个。”
乔允升出生在嘉靖年间,现年七十七。
王永光见着,没有再说。
毕自严接话,道:“陛下,臣举荐原都察院佥都御史王恰为礼部尚书。此人官风正,为人正,上体君心,下安百姓,品性与能力,都为上上之选。”
崇祯听着,忽的站起来,从软塌上的一叠奏本里抽出几张纸,仔细翻找一下,找到了王恰的名字,以及过往履历。
这是东厂整理出来的,天启五年以来,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名单。
不得不说,东厂这方面的底蕴还十分深厚,得益于魏忠贤掌权这几年。
崇祯看了一会儿,放回去,走回来,坐下道:“倒是可以,就这么定下。他在老家闲住吧?曹化淳,召他入京,尽可能在朕登基大典之前到京。”
崇祯的登基大典在下月初二,只有五六天时间了。
“是。”曹化淳应着道。
解决完六部尚书的事,崇祯内心的愤怒稍稍缓解,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眼下,事多繁杂,无法尽全,咱们还是依照计划,一步一步走。吏部,要继续加强吏治整顿与规划,户部也要做好税赋整顿的前期准备,都察院更是要拿出监察朝臣的能力与气魄来给朕看。朕知道,现在有很多阻碍,很多困难,不要急,慢慢来,太过着急,反而容易坏事。”
“臣等领旨。”曹于汴三人闻言,起身抬手,沉声应道。
虽然崇祯说着‘不着急,慢慢来’,可他们都听得出,这位新陛下心里是急的。
三人的话音落下,王承恩走了进来,目光看向崇祯。
崇祯注意到了,淡淡道:“什么事?”
王承恩上前,递过一道奏本,道:“皇爷,内阁送过来的,是一太学生弹劾魏太监十八条大罪……”
崇祯看向曹于汴三人,笑着道:“这是有些人坐不住了,开始明目张胆的试探朕了。”
曹于汴三人面色不动,没出声。
魏忠贤,始终是横亘在朝野头顶的一座大山,无数人如鲠在喉,提及就难受。
崇祯拿起筷子,在碗上轻轻敲击着,片刻之后,道:“朕听说,韩癀已经启程入京了,一些人怕是要再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