辆,是一辆一辆的过桥,之间距离太远的话,需要等最后一辆上了桥之后再炸桥。
如果敌人两辆战车之间的距离比较近,那么尽量,等两辆战车都到了合适的位置再打。
这些话杜兴华记得清清楚楚,什么是合适的位置,杜兴华也记得清清楚楚。
陈山河交代过,就是能让小鬼子的驾驶员全部被淹死的位置,那就是最好的位置。
“排长,看,到位置了!”其实副排长年纪也不大,17岁,但17岁在农村已经可以生好几个孩子了。
这个副排长,家里已经有老婆有一个孩子,东坡村人。
上次陈山河带人去解救东坡村时,把他们救下之后他就参军了,参军的训练很刻苦,打了几仗,拔了几个炮楼之后,就当上了副排长。
此时。
他的心情也是异常澎湃的,因为团长说过,他们干好了,这两辆战车就是咱们团的,如果干不好,那多可惜。
所以。
他们对自己抢到了这个任务非常之激动,眼睛紧紧的看着敌人的战车和工兵就这么上了桥。
然后就听着旁边排长说了一声:“打!”
声音并不大,但是枪声很响。
枪声就是命令。
这次杜兴华拿的并不是步枪,而是扛着一只轻机枪在扣动扳机。
虽然只有10多岁出头,但是他竟然就这么抱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开始了两发的连续点射。
目标就是他负责的那个桥墩下面浅浅一层淤泥,底下的油布包裹着的巨量炸药包。
之所以用机枪,是因为他担心用步枪打不响炸药包,虽然黑火药有时候很暴躁,但是被淤泥覆盖之后,是否会对弹头摩擦黑火药引起爆燃产生影响,他不得而知。
所以此次任务杜兴华申请了每一个主要枪手都扛在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保险。
他的谨慎做的很对,第一个点射打进淤泥里,但可能因为湿软的淤泥有点降低了弹头的热量,或者减缓了它的碰撞,导致第一次点射没有把炸药包给打爆。
但是后面连续的点射,终于让杜兴华负责的那个桥墩子消失无踪,就在轰然爆炸瞬间。
特别是连续三个桥墩子的轰然爆炸,直接把整座桥全部掀翻了,当然一起掀翻的,还有桥上的20多个工兵以及两辆坦克一辆汽车。
日军的小坦克虽然小,但是也是好几吨的东西,掉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