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王羲之是不是很好奇?
王羲之出身琅琊王氏这种超一流世家,上有政治狂人王导的照拂,又自小深得军事狂人王敦的喜爱,更是郗太尉的女婿,凭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不是个傻子,位列中枢简直不要太容易,稍微有点脑子,搞个三公之位也是轻而易举。
一千六百多年后,人们提起王羲之,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永和九年,会稽山阴兰亭的那一场曲觞流水,所作的一篇兰亭集序认识他为何人?
然而,王羲之在政治上的成就仅仅是拜右军将军、任会稽内史,勉强算个一方大员,与其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有云泥之别。
这到底是为何呢?
事实上,在东晋这个时代,王羲之超强的背景,比我们所能理解的还要强数筹不止,即便是皇太子在他面前,也要黯淡无光,同时代的人基本无人能出其左右。
桓温娶了公主,费尽心机接了庾氏的摊子,灭了成汉,又经过两次刻意的北伐,才有了与世家大族一搏的底气。
谢安则是拼了命的养声望,蜗居东山,为了保住谢氏的政治资本—豫州,先后葬送了谢尚、谢弈、谢万石,最后不得已才出山,因忌惮桓温,缓和与桓温的关系,闻名天下的谢安首任,竟是去了西府任职司马,一时被世人所耻笑不已。
而司马昱更不用说了,是司马家最后的牌面,眼睁睁看着一个个皇帝被废,被世家与桓温玩弄于鼓掌之中,却毫无办法,最后更是被桓温强制扶上皇位,在位八个月便忧愤而亡。
......
王羲之比同时代的人,幸运太多了,然在政治却毫无建树,空有宝山而不识,与其死对头太原王氏王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述的父亲王承,是一代清谈大家,淡泊名利,有东晋初年第一名士之称,风头压过了王导和卫玠,然而对于王述而言,却没什么作用,其早亡,办完了丧礼后,家里穷的要死,十五岁的王述随母生活,侍奉孝道,性格内向,趋向于木讷,一度被认为是个傻子,三十岁以后才渐渐被世人所知,典型的大器晚成型。
而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也早亡,这点与王述相似,却是由王敦抚养长大,从小接触名士高人,十三岁时,因得名士周顗的赏识与提携,一举天下知。
周顗是王羲之兄长王籍之妻子周氏的伯父。
而王述这个时候,还默默无闻,只配待在角落里,坐在小马扎上,艳羡的看着远房亲戚王羲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