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路旁的行人熙熙攘攘,贩夫走卒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诶!老哥,听说了吗?''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哎呀!我这一大老粗听了,都感觉对的妙极了"
"就是啊,兄弟。哥哥我平日里最是看不惯那些个酸腐文人写的诗,娇柔造作的,什么玩意儿。可这回神了,我竟然顺畅的读下去了,不磕吧了"
"就是这么回事儿,我跟你说…"
大街上,四处议论纷纷的,人们都饶有兴趣的谈论着什么事情,审言在曲水流觞时所赋的诗,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在感叹这首诗词曲优美、意境深远的同时,又不禁好奇,这是怎样一位才情了得的人,才能作出如此的诗文
这样的热闹却是在一群不会做诗的人中蔓延开来,而那些会作诗的读书人自然是竞相抄录、相互传阅。一时间,整个巩县的人都为了这首诗狂热起来
"公子,不得了了,您的诗啊,现在外边儿都在传呢!这刘秀才还真是厉害得紧呢"诃子听说了这一‘盛况’后,赶忙跑来向审言报喜
审言手中正把玩着一根白玉簪子,闻言,便抬头看向诃子,问出话来:"瞧你这个没出息的劲儿,日后这样的场面还多着呢!你呀,要尽早适应才好。还有,这诗是出自本公子之手,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他厉害了?"
"公子,我几时说了他厉害?公子您才是了不得呢!咱家小少爷怎么那么厉害呀!…"诃子在一旁狗腿道
"那是,你也不看看小爷是谁!"审言倒也不谦虚,对于诃子源源不绝的溢美之词那是全盘接受了
"那…公子,咱们何时才告诉他们,您就是那人啊"诃子走近了,悄声问审言
"过来"审言见诃子附耳过来,伸手就用手中的白玉簪轻敲了诃子的头,“笨,那还用得着我们去说吗?书院的那些个大嘴巴,是啥事儿也藏不住的,就让他们帮着宣扬好了!"审言笑的满面春风,似是已经预见了事情的发展
而事实确如审言所料,短短几日,审言在整个巩县名声大噪,甚至连半个河南的人,都知道了有个叫杜审言的人,才华横溢,还是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
如今,审言声名远播,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喜不自胜的自然是审言和杜家人,审言是觉着,名声在外,日后若要办什么事儿会方便得多,而杜家人对此自然是引以为傲的
那愁眉苦脸的,却是审言昔日的同窗们,而这缘由莫过于是他们从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