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亚军知道,吴楚之说得一点都没错。
现状何尝不是如此?
其实搞科研的人都很纯粹,有个舒适的家,过得去的薪酬,绝大多数人哪愿意背井离乡去国外?
可是,偏偏就连这个也达不到。
连温饱都成了问题,这还怎么搞?
50年代,全国上下都穷,科研人员也不矫情什么,埋头干就是了。
现在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了,还要求科研人员啃窝窝头,这就有点过份了。
“科学家就应该默默奉献!”
“科研工作者就要甘于艰苦奋斗!”
“你们读燕大华清的,就应该……!”
科研工作者就该穷,就该哭,就该孤苦一生……
这特么的是什么畜生话语?
吴楚之挑了挑眉头,像孔昊这种,天才中的天才,学霸中的学霸,寒窗苦读十来年,到华科院,一个月一千多块钱,拿着连民工都不如的薪酬……
这样下去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搞科研?
更可怕的是,一个月千把元,从2001年以后直到2022年都不会上涨。
你是父母,你愿意自己孩子去搞科研?
扯犊子吧!
搞的现在如果家里没点积蓄,还真不敢让孩子去搞科研的。
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结不起婚,科研人员上辈子欠键盘侠的?
有事鼓鼓掌,没事酸一酸‘臭知识分子’。
一句“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羞辱,寒了多少科研人员的心?
在二十年之前,小孩子们的梦想会是做英雄、做科学家,去造福国民甚至造福人类。
可是现在,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梦想很多都变成了做明星、甚至还有的小孩子梦想是做网红,再也没有人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类的言语挂在嘴边了。
连小孩子也知道:科学家和研究员代表着辛苦劳作而收入微薄。所以,有谁会愿意一生奋斗,却最终奔向这个苦果呢?
工资不给力,顾科研还是顾家?
以前的问题是:如果媳妇和母亲一起掉到河里,你会救谁?
而现在的问题却变成了:科研和家放在了一个天平上,你会顾科研,还是顾家?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肩上的担子就会变得重起来,往往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小孩要照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