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代,大军开拔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仅要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等后勤准备,甚至就连把大军平平安安带到目的地,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那是五十万个人,不是五十万头猪。
五十万个各有想法的人凑在一起带来的后果,大概就是军营里每天都会有各种地方方言组成的对骂,以及各种因为小小摩擦引起的械斗,对于这些事情,李景隆是不太想管的,或者说没办法管,因为当他意识到军中存在这种问题的时候,前军已经到了黄河边上。
从开拔到渡河一共花了多久?仅仅半个月!
甚至比当初耿炳文只带京城三大营兵马过河的速度更快!
而对于这种做法,李景隆自然有他的理由:真定一战的败绩还没传开,军中只是有些传言,士气还没受多大打击,虽然稳扎稳打走慢一些朱棣也不会跑,但大军数量太过惊人,是能允许他犯一些错,在一些事上激进些的。
于是九月初五的黄河边上,就出现了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过黄河的场景。
曹国公李景隆坐在宽敞豪华的马车上,手上是一封书信,这是朱棣知道他领兵北上,派人给他送来的。
“...祖训云,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官署,分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才得三十年之盛世。而今天子继位一载,却已‘后世子孙继承大统后绝不可重设丞相一职’之祖训,今虽无丞相官职,朝中却有三丞相也,天下之人,只识方黄齐之流,却不知陛下久矣...”
这封信写得洋洋洒洒,开篇就是历数朱允炆登基以来的种种,那能安上的罪名都给安一遍,然后再申明他自己起兵靖难的用意,劝诫李景隆身为开国功臣之后,勋贵国戚,应当和他一起匡扶朝纲,诛除奸佞...反正就是劝李景隆和他一起干。
场面话说完,自然就是拉交情,想来朱棣也觉得李景隆没这么蠢会被几句口号忽悠,开口就是当年咱哥俩在金陵怎么怎么,现在朝廷逼得紧,你我自家兄弟,带着五十万来打仗未免有些不地道,如果有机会还希望私下见一面云云。
面对这些话,李景隆鄙夷地皱了皱眉,将信扔到一旁,总觉得朱棣是不是被这五十万大军给吓疯了。
虽然前面说的那些李景隆也颇为赞同...毕竟他是个武将,朱允炆重文抑武的动作实在太大,他不可能没有一点怨言,但朱棣想劝他一起造反,那真是万万不可能的。
吃饱了撑